自新國標發布以來,不少地區都加大對電動車的規范化管理力度,各種規定也相繼出臺。而自8月1日起,電動車、電池、三輪車又將迎來一波新規,對未來電池和電動車行業的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!
1、3C認證重磅來襲,行業洗牌加劇
隨著新國標的發布,電動車3C認證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。2018年8月1日起,各指定認證機構開始受理電動自行車產品CCC認證委托,電動自行車產品應憑有效生產許可證或CCC認證出廠、銷售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。
自2019年4月15日起,電動自行車產品未獲得CCC認證的,不得出廠、銷售、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。 可以預料,3C認證將從技術層面加速淘汰一批不達標的電動車生產企業。
2、廢電池管理辦法實施,面臨全程監控
目前,廢電池回收略顯低迷,不少地區有價無市、無人收購,廢電池價格也處于較低水平。
不僅如此,近期工信部發布《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》,并將于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。屆時,將對動力蓄電池生產、銷售、使用、報廢、回收、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,實現了動力電池從生產到回收各環節的全面監控,尤其是廢舊電池的回收流向將面臨全面管控!
3、銷售不能上牌的三輪車,面臨嚴查
近日,不只電動車市場受到嚴格管控,三輪車上路也是困擾經銷商的大難題。鄭州作為三輪車的主要銷售市場,相關部門于近日聯合發布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機(電)動三輪車、機(電)動四輪車管理的通告》,展開針對電動三輪車的新一輪整治。
其中7月份是過渡期,要求商戶自查自糾,下架不合格產品。自8月1日起,將展開行動,如商家再銷售不能上牌的車輛將面臨查處。